家風家訓:孝親敬老,兄弟友好,謙容并包,為政以德,勤儉持家,誠實守信,友善他人。
家風故事:
家風家訓是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文化的重要內(nèi)容和載體,良好的家風家訓,直接關(guān)系到家庭子孫后代的健康成長。我家從祖上代代相傳,晚輩都把孝親敬老當作生活中的大事,大到長輩受病服理,端屎接尿、熬湯喂藥,直至康復(fù),小到給老人削一個水果吃,或帶老人旅游觀光,讓老人享受著晚年的幸福,因而,家中歷代長者活的年歲很高,八十多歲滿面紅光還能砍柴、種菜。我家兄弟五人,其中有一個患精神病的啞巴哥哥已走失近20年,在這20年里,我們每年都花去了很多財力,精力打聽尋找,遍及大半個中國,還是沒有信息,但我們只要有空閑,都會去四處打聽、尋找,這都是割舍不斷的兄弟情、同胞情。我家歷代都有從事各行各業(yè)工作的人,也有在領(lǐng)導崗位上的,父母時時都在告誡大家為政以德,勤政廉潔,多為人民辦實事,不要忘了黨和人民。我這一代共有七人參加工作,由于我們把“為政以德”視為家訓,沒有一人違法亂紀,多人次還獲得國家、省級表彰,為身邊的人做出了榜樣。我的家庭出身貧窮,“知恩圖報、善待他人”是我們的家風,救助貧困學生、接濟孤寡老人,我們時時都在做這項工作,近幾年來,我們從微薄的工資中累計拿出了近十萬元資助他們。我的家庭歷代相傳,把講道德、守規(guī)矩、重家風、傳家訓、有效地融入到日常生活、學習和工作中,為構(gòu)建和諧家庭、和諧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(chǔ)。我們還將始終不渝地踐行家風,恪守家訓。